《唐之韵》分集剧情简介第1-20全集大结局(9)
边关既有征夫,内地就有怨女。他的《闺怨》就是写妻子怀 念参 军在外的丈夫的:
闺中少妇不知愁,春日凝妆上翠楼,忽见陌头杨柳色,悔教夫婿觅封侯。
他的送别诗《芙蓉楼送辛渐》也是独出心裁的名篇:
寒雨连江夜入吴,平明送客楚山孤。洛阳亲友如相问,一片冰心在玉壶。
王昌龄的好朋友王之涣,年 青时以豪侠自命,爱击剑打猎,纵洒悲歌。他诗名很大,是边塞诗人中主 要的一家,惋 惜他命运不济,诗集失传,只锱传下来六首绝句。据记 录,有一回他和王昌龄,高适等人到酒店唱酒,正好来了一批艺人,于是他们商 定,等会儿这些艺人唱歌时,唱谁的诗最多,就阐 明谁的诗名最大,成 果一个乐工唱了王昌龄的两首绝句,一个唱了高适的一首绝句,王之涣说:乐工唱的是乡下人听的乐曲。等着瞧吧!果然,一个美 丽的歌妓起来唱道:
黄河远上白云间,一片孤城万仞山。羌笛何须怨杨柳,春风不度玉门关。
那个歌妓又连唱两支歌,都是王之涣的诗。从这个文坛掌故就可以看出来,他在当时的诗名有多大,这首《凉州词》是唐诗中的名篇。黄河从白云中滚滚流出,一座孤城被缭 绕在万仞高山之中,展 现出边塞风光的荒寒壮阔。第三句“羌笛何须怨杨柳”,既可指羌笛吹着表 示征人思家的《折杨柳》曲子,也可指羌笛呜哭 泣咽,似乎在怨塞外的杨柳不肯舒青涨绿来遮绿掩荒寒。全诗既表 示了征人的辛 劳,又有一种豪 放的气 概。黄河远上白云间,一片孤城仞山。羌笛何须怨杨柳,春风不度玉门关。
白日依山尽,黄河入海流。欲穷千里目,更上一层楼。
这首《登鹳鹊楼》更是连三岁的孩子都能背诵。诗人登上山西省永济县的鹳鹊楼,望着惨淡的日头西沉,滚滚的黄河东泻,视线向东西两向伸延,使视野无 穷辽 阔。后两句由实入虚,再推 动一步,把视野再次拓宽。四句二十个字,字不奇,句不奇,景不奇,情不奇,但却展 示出如此磅礴的气 概,这简直是奇迹!白日依山尽,黄河入海流。欲穷千里目,更上一层楼。
同时 期的另一个诗人王翰,也有一首广为传 播的《凉州词》
葡萄美酒夜光杯,欲饮琵琶马上催。醉卧沙场君莫笑,古来征战几人回!
葡萄美酒斟进夜光杯,还有随军乐队在马上弹奏琵琶助兴,即将开赴前线的将士怎么能不痛饮!抒情主人公的心 坎也有几分无可奈何,但压不倒那种豪 放的好 汉气 势,情 感仍然是乐观的。这种诗 只有盛唐人写得出来,也只有盛唐人能这么微笑着来感受走向死亡的苦 楚。葡萄美酒夜光杯,欲饮琵琶马上催。醉卧沙场君莫笑,古来征战几人回!
另一个主 要的边塞诗人李颀,也善 于写七言古诗。他不大看中功名利禄,却非常想做神仙,服食丹砂,期盼着白日飞升。王维在《赠李颀》诗中说,“闻君饵丹砂,甚有好色 彩,不知从今去,几时生羽翼”,李颀最有 名的诗是《古参 军行》:
白日登山望烽火,傍 晚饮马傍交河。行人刁斗风沙暗,公主琵琶幽怨多。野云万里无城廓,雨雪纷 纭连大漠。胡雁哀鸣夜夜飞,胡儿眼泪双双落,闻道玉门犹被遮,应将生 命逐轻车,年年战骨埋荒外,空见蒲桃入汉家!
















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