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唐之韵》分集剧情简介第1-20全集大结局(5)
四杰中的杨炯曾说“愧在卢前,耻居王后”。很显然,以 为排名在卢照邻之前觉 得惭愧,是故作谦 逊,真正的用意是不服王勃。他恃才傲物,骂那些装模作样的朝廷官员为“麒麟楦”,意思是麒麟的填料。问他此话怎讲时,他说耍麒麟的都是用布画麒麟蒙在驴身上,看起来像麒麟,其实揭掉画皮,不过是一头驴。真是骂绝了!幸好他生在唐代,不然的话,光凭这件事,就足以叫他掉脑袋。
卢照邻遭 受极惨,中风瘫痪十年,最后因无法忍 耐而投水自尽。他的《长安古意》中有两句,“得成比目何辞死,愿作鸳鸯不羡仙”,是至今还不时有人引用的名句。
做父母的大概都给孩子教过几首唐诗,教的诗中大概也会有这一首吧:“鹅鹅鹅,曲项向天歌,白毛浮绿水,红掌拨清波。”这首诗据记 录是骆宾王七岁时写的。
骆宾王是浙江义乌县人。徐敬业起兵反武则天时,他写了一篇《讨武氏檄》,把武则天有的没有的劣迹全兜出来数落了一番。据说武则天满不在乎,但听到“一抔之土未干,六尺之孤何托”,这对激发朝廷百官起来反对武则天,是极有煸动力的。徐敬业起兵失败后,据传说,他曾在灵隐寺这里暗 藏,出家做了僧人。有一天,宋之问来到灵隐寺,晚上在寺内独自漫 步,想做诗,但刚想好两句就接不下去了。一个白髯苍苍的老僧,也就是骆宾王来到他跟前,问明情由后,就给他补了两句“楼观沧海日,门对浙江潮。”这种传说的含金量大概是不会高的。也许,宋之问这首《灵隐寺》非常平 淡,中间偏以夹着这非常出 色的一联,后人就故意剥夺他对这一联的著作权吧。也许,宋之问人品拙 劣,后人就编出这个故事,把这一联警句剜出来,归到骆宾王的名下吧。
初唐四杰开 端冲破唐初宫廷诗风的约 束,使诗歌从应制应酬,歌功颂德的圈子里跳出来,担 当起歌 颂人生的使命。但是他们还缺 少强有力理论兵 器,使唐诗总结过去,迎向未来。历史选择了陈子昂,来完成这为唐诗展开一个新天地的使命陈子昂旗 号鲜明地反对南朝的贵族文学,反对那种只求词藻富 丽而内容空 泛的诗风。他不仅在理论上为唐诗的发展指明了途 径,而且诗歌创作也实践了自己的理论。他的《感遇》三十八首,或讥 讽现实、感 叹时事,或感 叹身世、抒发幻 想,都表露出强烈的自我意识和进取精 力。“兰若生春夏,芊蔚何青青!幽独空林色,朱蕤冒紫茎。迟迟白日晚,袅袅秋风生,岁华尽摇落,芳意竟何成!”春夏这交,草木旺 盛青翠的树林里,兰草和杜若这类香草紫茎上开出朵朵红花,使满林的草木相形逊色,然而究 竟是幽独的。年光易逝,秋风又起,空有阵阵香气,又能怎么样呢?诗中的抒情主人公怀才不遇,像幽林里的红花,无人观 赏,只有随着年光的流逝自生自灭而壮志难酬。
七世纪末,武则天当皇帝的时候,派人远征契丹,以陈子昂为顾 问。由于主将不力,军事失利,他几次进言,不仅不被采 用,还受到降职处 罚。他登上幽州台时,感 叹万千,唱出了他的千古绝唱《登幽州台歌》。

















